近期评论

    今日最热

    No top posts yet

    驳《汉字会被边缘化直至“死亡”?》

    兰亭序

    原文:《汉字会被边缘化直至“死亡”?

    在百度新闻上意外发现了这篇文章(严格意义上可能不算是一篇文章,因为它似乎是从一本书里节选出来)。一看见这个标题,我心里就觉得不妙,要是作者在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否定的还好,要是最后的结论是肯定的,那肯定会有一大堆人在后面骂——事实证明我是正确的。

    熟悉我的人(大概很少)应该知道我从来不会站在民族大义的立场上去喷人,只会有人站在民族大义的立场上来喷我。不过,这次我打算要站在那些“喷子”一边。不是我同意他们的做法,只是碰巧观点相近罢了,而且我是不可能用“崇洋媚外”这样的大帽子去压人,也不会只因为是“中华文化”就去捍卫汉字,我依然打算用理性的思维来推敲一下本文的观点是否合理。

    首先说明一下本人的语言掌握情况,以免有人以此见疑,以为我的动机是“我是中国人,何必学英文,不学ABC,照做接班人”。我算是个业余文学创作者,写一些小说,但是中文功底很难说多么深厚;我自认为英语还算可以,因为毕竟“算是个”搞研究的,需要写论文;我会一些日语,日常会话程度,勉强可以阅读通俗文学作品。

    在针对性地分析作者提出的具体观点之前,我首先想要表达一下我对于作者思维方式的一点小小的意见。我想说,“因为汉字有各种缺点,所以就应该废除”(虽然作者没有明说,但是很显然他是同意的),这和“因为人口太多,所以就实行计划生育”的思路是一样一样一样的啊,而我们都知道计划生育带来了怎样的后果。其实这种思维方式类似于所谓的“中二病”式的思路,也就是基于一个自以为是的前提,忽视因果的复杂性,希望用一种简单粗暴的方式达成一个宏伟的目标,例如“杀光所有的罪犯来根绝犯罪”或者“让世界上最聪明的人统治世界从而带来和平”。

    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看看作者的主要观点吧:

    日本、韩国等国在使用了象形文字之后,很快更新为更为便捷的字母文字,甚至连越南也已经在现代化过程中使用拉丁字母,今天在越南几乎看不到汉语了,到处都是字母。

    这一段文字看似只是叙述了一个事实,但熟悉议论文写作的人都应该知道,这段放在开头的叙述会成为后面议论的导引和基础。具体到本文来看,作者之所以写这段话,其目的就是要说明“因为别人都改了,所以我们也应该改”。

    越南的情况如何我是不太清楚,事实上我也不太感兴趣,所以姑且相信作者吧。

    所谓日文中的字母文字,本人猜测作者是不是指“假名”(凭我有限的日语知识也想不到别的了)。如果作者的确是这个意思,那“更新”二字就非常不妥,因为平假名和片假名应该都是平安时代开始就使用的文字,而创造假名也是因为训读和汉字的本音相异。日文是比照汉字创制,但日语可是古已有之,所以窃以为“更新”二字并不妥当,而日文创制假名也不是为了“便捷”。

    我对韩文的了解也不多,只知道韩文的创制的确是最近的事情。所谓韩文的字母文字是否就是“朝鲜语/韩语字母”呢?据说韩文字母也是有其历史根源,而并非为了便捷而凭空生造的。

    作者对日文和韩文的评论,我觉得可能就是以今度古想当然耳了。就好像,我们说“张骞凿空西域促进了中原和西域的文化交流”,可难道张骞本人是为了文化交流而去出使的?客观上产生的效果不同于主观的动机,同一个果可能源自众多的因,同一个因也会产生众多的果,只为了一个“副作用”而忽视其他可能产生的影响,是片面和武断的。

    然后,作者分析了汉字字母化没能顺利推行的几个原因,并且用了“一个稍显武断的推测”这样的话定性自己的分析,还据此得出结论:

    从以上的史实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国象形文字得以保留的原因,简单地讲,是因为一种文明发展时间的错位,西方在文献尚不发达的时期更容易替换文字体系。另外,当时的社会阶段更为野蛮,战乱频繁,而不同的国家又混杂在中东附近,它们的文明程度又都很高,都有自己的文字体系。所以换个统治者就换一种文字语言,最终就形成了一种广泛的筛选机制,在这种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发现字母体系是最合理的。

    在远东地区就是另外一个局面了。整个远东地区由于相对偏远,汉字一家独大,即便是周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都得向汉字学习。但明显接近西部的地区则不同,比如西藏与西域都到中东附近去学习,最终新疆地区接受了阿拉伯文字,西藏采用了印度的梵文体系。中国东边的国家无一例外都学习它们西边的中国汉字,如日本与韩国等。在古代,地缘文化学习现象非常普遍。学习与创制语言文字看似是个简单的活动,但在古代是一个非常宏大的课题,地理便利是个问题,对于语言文字的科学认识更是普通人不会想到的问题。所以,从古至今很少有中国人会意识到文字需要改革。其实20世纪初的人们之所以提出激烈的文字改革意见,就是一种“科学思维”的体现,这是一种高级认识,并且是从西方引进的思维。

    “整个远东地区由于相对偏远”一句显然是很拉仇恨的,也已经被很多人喷过,我就不做批驳了。虽然我也觉得如此表述稍显不妥,毕竟“偏远”是相对于中心而言的,也就是说作者的观点是认为西方是中心,而非与东方对等;而且从“这是一种高级认识,并且是从西方引进的思维”一句,也可以看出作者在思路上确有偏颇。我觉得作者可能有点矫枉过正,因为如此说话就和“打倒一切西方思想”的愤青们一个水平了,只不过一方极左,一方极右而已。

    窃以为,作者的逻辑似乎有点问题。毕竟他已经事先说明了“汉字改革”——其实这个说法也有待商榷,因为汉字简化等等有效的改革确已推广,而作者议论的对象其实只有汉字字母化一项,却用了如此笼统的表述,颇有偷换概念之嫌,实在和他推崇的“科学思维”背道而驰——未能推广的原因只是“推测”,却在这两段一开始就说“从以上的史实中”,实在令人无所适从。

    而此后的分析,则基本上都只是“推测”,作者没有给出任何论据。新疆地区使用阿拉伯文,很可能只是因为它伊斯兰化了,而西藏采用梵文则多半是源于佛教的传播;字母体系(拉丁语系)能在西方得以确立下来,罗马教廷更是功不可没——这些字母体系最后存留下来很可能不是因为“最合理”,而只是因为运气好,宗教帮了忙。

    象形文字的不利因素有很多,首先是笨拙,学习成本太高,“扫盲”变得极为困难。汉字的复杂不仅影响到教育普及,而且直接影响到后续科研队伍的形成,也不利于传播。

    诚然,汉语的学习难度高是毋庸置疑的,有研究表明中国小孩熟练掌握母语所需的时间被拉丁语系的小孩要长得多(好像是多一倍,请原谅我一时间找不到出处了)。但是,是不是就一定会产生作者所描述的结果呢?谁知道呢,他又没给出依据,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人定量的研究过;如果不需要证据的话,我也可以说,“通过掌握如此复杂的语言和书写系统,锻炼了中国人的思维能力,为科研队伍输送了更多人才”……反正胡说就行了呗。

    西方人认为,汉字不利于进行理性思维与逻辑思维,而逻辑思维正是科学思维。他们认为中国人对于文字的理解,尤其是文字性较强的诗歌等,建立于视觉之上,这就要求中国人的思维也必须是象形的,而非抽象的。因而这种语言文字之下的思维也会一直处于一种低级状态。

    任何符号系统,越简明、越抽象就越高级,比如西方人研究出来的五线谱或简谱就是如此,现在各个民族中那些复杂的记谱方式几乎已全被淘汰。数学符号亦如此,正是因为数学符号的简化,人类的科学才开始飞速发展。文字系统也不例外。

    总之,用简单而规范的符号记录复杂的思想,一直是人类追求的一个目标。

    事实上,对这一段描述,可以用一句简单的“西方人认为就是对的吗”来反驳。不过我是不会这么简单粗暴的。

    首先是第一段话,这种想法在西方的确实大行其道,但是在学术界却一直处于争论状态,并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本文的作者没有给出任何引文,那我就来给一篇相反观点的[1]。这篇文献重点分析了中文书写系统,正合本文的主题,有兴趣可以一看。

    不过,因为引文1的作者来自香港公开大学(The Open University of Hong Kong),有人或许会据此提出质疑。那我就还是从逻辑的角度分析一下这段话。

    作者说“任何符号系统,越简明、越抽象就越高级”,那可未必。学术创作或许如此,作为文学语言,丰富是必须的特性。就说小说吧,如果一本小说故事精彩异常,可是文字却干瘪枯燥味同嚼蜡,大家会喜欢吗?还是会惋惜作者应该加深一点文学功底呢?

    说得极端一点,要简明抽象是吧?“一、男主角和女主角相遇,相爱,结婚;二、男主角移情别恋,和女主角争吵,离婚;三、男主角和女主角再次相遇,认识到彼此的错误,复合。”这种东西谁会喜欢?

    好吧,不说语言,单说文字。

    “正是因为数学符号的简化,人类的科学才开始飞速发展”这一句,很明显又是典型的将复杂的因果极端简单化。数学符号的简化是不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当然是。那它是不是最重要因素呢?那就不见得了。原因多种多样,最主要的原因恐怕还是人类普遍开始重视科学的力量,投入了更多的资源。而且,简化的数学符号比起文字描述,让非专业人士更难以理解,那到底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进入数学领域的门坎呢?这就不好说了。

    事实上,我觉得不同文字对于科学发展的影响,很可能根本就微乎其微,虽然认为汉字阻碍科学发展的观点道理上似乎都讲得通,可实际上到底是不是真的有影响,还是需要定量的科学研究来证实,而不是拍脑袋一想就胡说八道,哗众取宠——这才是作者嘴上说着推崇的“科学思维”。

    以下是我个人的观点,不针对任何人

    汉语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如今已经完全适应了汉字的形式,每一个汉字都是单音节,并没有条件也没有必要,像日本那样发展另一套字母文字。如果非要生造出一套字母文字,那就要颠覆整个汉语体系,风险是确定的,而回报只是想当然的,风险和回报明显不成正比。

    作为一个计算机领域的“研究者”,我也认为汉字与现今的信息技术确有隔阂,因为用少量字母排列而成的横排文字(拉丁语系为主)可以用有限按键的键盘来轻松输入,而汉字等组合文字(或者称为绘画文字)则需要输入法的转换,这的确提高了汉字在计算机领域的使用难度;在中文的句子中,词语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不像英文单词之间用空格分隔,因此也为计算机自动理解自然语言造成了困难……但其实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我现在不就长篇大论地打了这么多字吗?而中文自动分词更是发展成了一个研究领域,不知养活了多少人呢(笑)。

    或许——我们退一万步讲——汉字并不适合用于科学研究,可难道“科学”就是这个世界或者说社会的全部吗?我倒是觉得,汉字拥有拉丁语系文字所没有的独特美感,书法作品更是能够被称为艺术。难道我们为了“科学”就要把这些美都抛弃吗?还是说,我们需要的只是“科学”所带来的物质成就,而美给与我们的精神满足就无关紧要?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不是也提出过要抛弃日文吗?最后也不了了之。我不相信,一个拥有数千年积累的语言体系,会因为一些和语言本身没有太大关系的所谓“弊病”而崩溃消失。我觉得,汉字还会一直被使用,或许不是永远,但在可预见的将来,我找不出它会被什么别的东西替代的理由。

    “已婚已育求职优势”——孩子是个什么“东西”?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些关于职场新动态的报道,揭露出了一种招聘过程中新的潜规则,那就是“已婚已育的女性更具优势”[华商报][现代快报][南方都市报]。其实往回倒一倒,这样的内容最近几年里已经出现过很多次[新浪博客][亚心网][重庆晚报],一直可以追溯到2012年前后,所以已经算不得是新闻了。然而,真正让我感到一阵眩晕的,其实还是华商报这篇报道的后续“调查结果”——高校“研究生妈妈”越来越普遍。

    这样的所谓“潜规则”很明显是违法的,是一种明目张胆的歧视行为。对企业为何要如此行事的调查,基本上都表明这是因为企业想要回避女性员工生育所带来的“用人成本”——说得好冠冕堂皇,让人一瞬间不由得心生同情。“孩子是个什么‘东西’?孩子就是成本,是对公司毫无“意义”的无效投资。所以最好你们都去我看不见地方生完了,然后在到我这里来工作!”他们大概都在心里这么大叫吧。

    可我们又能怎样呢?谴责它们吗?说什么呢?说他们“唯利是图”“只看重眼前利益而无视公益”吗?还是说应该去同情企业,认为他们是因为“被一些年轻人恶意欺诈”所以才以此维护自己的权利[百度贴吧]?或者说“政府应采取倾斜政策激励雇主聘用女性”[华商报]?

    根本没必要说什么,资本的眼中就只有利益,不管他们是有理还是没理,也不管我们说什么,他们都不会改变。谴责也好,同情也好,激励也好,都只是投入大海的沙砾,激不起一丝波纹,除非有法律的恫吓。难道美国公司就真的对女性求职者的生育情况毫不关心?当然不是,他们只是害怕被告所以才不敢问而已。但是,我们的法律是不可能这样行事的,因为我们更害怕打击了企业的“积极性”,对“社会主义现代化”造成负面影响……

    正因为我们几乎所有人都没有指望过政策或者法律能够消除任何不公,所以自然也就习惯了用自己的办法来“适应环境”。

    我是不知道所谓的“研究生妈妈”甚至“本科生妈妈”增多,究竟是不是和求职的不公正待遇有直接关系,可如果真的有,那我也真的要怀疑自己现在脚下所踩的还是不是人间!或者其实我一直都是在专门给不信者准备的炼狱之中,却毫无自觉?我很想问一句,难道有谁真的可以理直气壮地对自己的孩子说“妈妈当年生你就是为了能找一个好工作”吗?

    当然可以,而且理直气壮,理所当然。因为那是孩子啊,是“我的”孩子!

    ——孩子是个什么“东西”?他们是消耗财富的“负担”,是柔软可爱的“玩具”,是传宗接代的“载体”,创造价值的“劳动力”,是达成目的的“工具”,可他们就不是人!他们不需要思考,他们没权利选择,他们只能够服从……就像我们也只能接受现实一样!

    所以,孩子们就被带到这个世界上来了……这个宛如炼狱的世界。理由却看起来很荒诞、无聊,但实际上却也非常无奈。

    我不是想要唤起谁的“良知”,因为这个叫做“良知”的东西,我活了三十年就从来没有见到过;我也不是要用“道德”或是别的什么去谴责谁,因为我自己也开不出任何的良方。

    我其实就只是想要抱怨,却又不甘心抱怨给自己听罢了。

    从“比特币之父被捕”谈比特币的存在意义

    BitCoins

    “北京时间12月9日晚间消息,国外媒体报道,住在澳大利亚的莱特今年44岁,在澳大利亚的公开身份是企业家和学者。但就在几个小时之前,美国《连线》(Wierd)杂志和Gizmodo网站确认莱特就是比特币发明者中本聪。

    随后,10几名澳大利亚警员在当时时间周三下午1点30分左右突袭了克雷格·史蒂芬·莱特(Craig Steven Wright)的家中。”

    这样一则有点莫名其妙的新闻,似乎把比特币又一次拉到了网络舆论的枪口之下。虽然澳大利亚警方宣布逮捕“莱特”的原因和他可能是中本聪无关,可是无疑几乎所有的人都把这样一件和比特币本身并无太大关联的事情,当做了比特币的重大利空消息。

    从大陆的网络舆论看来,似乎大部分人都并不看好比特币,甚至有人直接断言这“就是一场骗局”,认为“中国对比特币的封杀是正确的 不然就凭中国这帮脑残得让人家骗走多少钱”(这句话真不是我说的)。

    不过,这当中也不乏中立的声音,认为“比特币是乌托邦社会使用的交易币种,它太超前了,以至于目前的社会跟不上。许多发行货币的国家更是对它恨之入骨”,当然他立刻就招来了以“根据货币的本质定义,比特币根本不算是一种货币”为出发点的非难。支持者和非难者互不相让,但是争论的内容却主要是贬低对方的经济学水平,而不是真的讨论比特币的价值。

    无论我们自己的判断是怎样,比特币已经成为了一种投资产品。虽然,如果你要问我会不会加入这场游戏之中,我的答案大概是否定的。不过,我是个不炒股不炒楼不投资,也没对银行的利息抱任何期望的悲观主义者,我的决定其实也说明不了问题。

    要问比特币的实际价值到底够不够它现在的价格,对大部分人来说其实就和问“这只股票是不是估值过高”和“黄金到底还会不会涨”差不多。我们其实根本不了解也不需要了解、不想了解,到底“比特币”也好“股票”也好“黄金”也好,它们背后真正的价值到底是多少,或者说它们的价值到底是从哪儿来的,是怎么决定的。我们只想知道它们会不会“涨”。然而,对于这个答案我既不知道也没有半点兴趣。

    其实货币本来不也就是这样吗?难道我们的先人所用的“贝壳”就真的有什么实际价值?它们或许很好看,不过你要说它们真的可以用来干什么……古人也早有论断,反正“钱”这东西“饥不可食寒不可衣”。

    诚然,按照凯恩斯主义的思路来考虑问题,我们不可能也不应该把比特币当做一种“货币”。因为它不受政府的管控,游离于正常的金融系统之外,如果它的规模足够大,流通足够自由,就可以让任何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变成纸上谈兵(虽然很多经济学家也觉得任何凯恩斯主义的调控政策其实也本来就是纸上谈兵)。它或许并不是如那位网友所想的“乌托邦的货币”,但它是一种真正有可能彻底从凯恩斯主义下越狱的“货币”——不论这算是好,还是坏。

    在我看来,比特币有没有投资前景无关紧要,它算不算一种“货币”也没关系,它真正的价值或者说是“意义”,就在于它提供了一种真正匿名的,去中心化的电子交易手段

    黑客可以用这种方式租用服务器来隐匿自己的踪迹,罪犯甚至恐怖分子也可以用这种方式获得违禁品而不必担心受到追查——这是任何人都可能获得的“自由”,而这份“自由”也和所有的“自由”一样理所当然带着自己的孪生弟弟“风险”。

    不管你是拥抱这种自由还是为风险而瑟瑟发抖,比特币已经在那里了。它现在还没能爆发出自己的潜力,或许有一天它会将世界导向无政府主义的混乱,也可能它永远都只会是少数人的玩物……除了主,谁又会知道呢?

    一个人能有多“愚蠢”?科学告诉你几种有效表现自己愚蠢的方式

    原文:Live Science 《How Stupid Can You Be? Science Counts the Ways

    译文如下

    Forrest Gump曾经说过:“干出蠢事,就是蠢人。”此话一点不假。

    最新的研究表明,人们主要会因为三种原因认定一件事是愚蠢的:鲁莽面对风险的行为、心不在焉、脱离实际和缺乏自控。

    而且,尽管“愚蠢”是一个有点宽泛的词语,但研究者却发现人们其实可以非常迅速地判断一件事是否愚蠢。

    “人们几乎不用花什么时间就能判断一件事愚蠢与否。”研究者Balazs Aczel告诉Live Science,“这种判断是瞬间完成的,而且我们的研究还表明,这种判断往往非常一致。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认为某件事是愚蠢的,那么极有可能其他人也会做出相同的判断。”

    表现愚蠢的方式

    乍一看去,研究人们如何认定一件事是否愚蠢,这种研究本身似乎也颇为古怪,毕竟愚蠢是一个直观的概念。然而,对于决策论的研究者来说,他们所掌握的关于人们如何决定一件事愚蠢与否的材料其实非常有效,仅限于一些趣闻轶事。

    为了进行此项研究,这个团队收集了网络上的一些被某些人称为“愚蠢”的新闻故事和趣闻轶事。举个例子,有一个故事说,一名小偷想要偷手机却阴差阳错偷走了一部GPS定位设备,而且他还不知道如何关掉这个设备,结果很快就因此而被捕。同时,他们还要求学生们去收集一些日常生活中发生的“蠢事”。

    接着,研究者们要求154个学生去读这些收集来的故事,并询问他们这些故事是否“愚蠢”。然后,学生们(全部是匈牙利人)需要从一些选项中选出导致某些故事显得愚蠢的理由。

    这些原因可以被分为三类:1)“盲目自信”,指在缺乏相应技能的前提下进行某种高风险的活动,先前提到的那个“手机小偷”就一个例子;2)“心不在焉”,指明明知道怎么做才是对的,却没有用心去完成,比如没给自己买的零食付钱就走出商店;3)“缺乏自控”,指明白不应该做某件事,却无法压抑自己去做这件“蠢事”的冲动,例如明知道吃太多自己会胃疼却还是又去拿了一块蛋糕。Aczel如是说。

    研究愚蠢有什么意义?

    Aczel说,“愚蠢”这个概念之所以有趣,是因为它并不一定和个人的智力相关。就算是一个有着非常高智商的人,也可能干出一些极端愚蠢的事情。他还说,这项新的研究表明,评判一种行为是否愚蠢表现出了观察者对于正确行为的一种预期,然而进行这些“愚蠢”行为的人却很可能基于完全不同的另一套预期或者目标。

    在现实层面上,理解人们为何认为某些事情愚蠢,能够提供一种更好的制止愚蠢行为的方式。你不再只能告诉某人他正在犯傻,而能够明确地告诉他,他的行为是基于盲目的自信。

    评论

    这项研究不能不说是相当有趣,不过它能起的作用,大概就只是让我们能够时时反省,自己是否在不知不觉之间做出了某种愚蠢的行为。

    “盲目自信”虽然被称为愚蠢,但是究竟是好还是不好,那就见仁见智了。英语里有一句格言:“There is a fine line between bravery and stupidity.(勇敢和愚蠢只有一线之隔。)”塔罗牌中的“愚者(The Fool,0)”这张牌,正是描绘了一个探险者坚定地前进,却不知道自己抬起的那只脚其实正踏入万丈深渊。然而,它所代表的含义,却是可能性和问题的解决。人们其实很难完全正确地评估自己的能力和极限,那么是要冒着坠入深渊的危险去追逐那种可能性,抑或是理智地看清脚下,然后退回到坚实的地面上呢?这是一个选择,或许无关对错。

    评《结婚证有效期应为7年》

    很多媒体称这是一篇由“某学者”发表的议论,但都对这位学者的身份语焉不详。不过这样或许更好,我既不喜欢高举道德大棒去谴责别人的言论,也不喜欢因为对方的学术地位就盲从其看法。我们在这里就不去深究这些观点的出处,仅就观点本身来分析一番。

    事实上,当我第一次看到这篇长微博的内容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人肯定是为了讽刺或者开玩笑才写下这些文字的。可是没想到这么一篇短小的议论或者说是调侃居然引来了如此多的关注,真是始料未及。不过,既然这么多人对这个观点感兴趣,我也不妨来分析分析,看看这位“学者”的看法有多少理性的成分。

    “最近看到一则新闻说,中国单身男女人数已近2亿,中国第四次单身潮正在来临,许多人因为“恐婚”而选择单身。而另一方面,现在的社会离婚率年年攀升,2014年共有363.7万对夫妻办理离婚手续。很多夫妻都熬不过“七年之痒”,甚至有些小年轻闪婚闪离。”

    开篇用“事实”和数字来引出观点,算是标准的议论文写法。有不少人质疑这一段中出现的数字是否属实,但是实在难以求证,所以我们姑且就承认它们,看看在此基础上作者的推论是否成立。

    “所以,我建议结婚证应该像驾驶证、会计证、身份证这些证件一样,设7年有效期,到期后婚姻自动解除。这样一来,至少有以下几个好处:

    1.可以尝试多段感情

    从人性的角度讲,人是喜新厌旧的,两人在一起时间长了感情会变淡,如果结婚证期限7年,可以名正言顺的换一段感情,好过偷偷摸摸的婚外情;”

    好处之一,乍一看还是很有点道理的。人本来就是喜新厌旧,见异思迁的物种,我记得有一项(西方)调查表明,女性一生平均有4个性伴侣,而男性有7个[BBC News]。比起说“我们离婚吧”,说出“我们别复婚了”的确要容易得多,这样或许真的能减少因为下不了决心离婚而发生的婚外情。

    可惜,7年还是太长了,人的一生又能有几个7年呢?难道当我们移情别恋之后,真的能忍耐到7年期满再去展开新的恋情?我深表怀疑。这个好处或许真的存在,但是可能也只有个别人能够真的受益。

    “2.解决单身问题

    每7年更换一次婚姻,不用担心嫁错人或者娶错人,很多人就能勇敢迈向婚姻的殿堂,能够有效解决单身问题;”

    我可以斩钉截铁地说,有道理!因为即使在离婚率已经高的离谱的现在,我们还是把结婚称作“终身大事”,这难免会让涉世未深的年轻人感到畏首畏尾,能够毫无心理负担地对婚姻生活进行尝试,这未尝不是一个有趣的思考方式。

    可惜还是同样的问题,7年太长了。如果规定1年的试婚期,试婚期满双方在决定要不要开始终身制的婚姻,效果或许会更好。

    “3.拉动经济增长

    结婚证加上有效期后,7年后婚姻自动解除,再婚需要买车买房,可以拉动社会主义经济增长;”

    其实并不能。如果真的实行,大部分人在7年期满后应该会选择复婚而不是另寻新欢,所以大部分人都不会真的为了“再婚”而买车买房。再者说,在楼市已经充盈着泡沫的今天,对更多的人买房买车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我深表怀疑,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国家来说。

    “4.促进女性经济独立

    女性不能再长时间依赖男性,可以促进女性经济独立;”

    有一定道理,不过用词稍微有点问题。

    “促进”应该是在鼓励某件事情发生的同时又为其提供有利的条件,然而这条规定并不能改善女性的就业环境,而仅仅是让家庭主妇们感到恐慌而已。说的难听一点,这是“驱使”是“鞭策”,却不顾及客观条件是否支持,是一种想当然——听起来挺耳熟的,不是吗?

    “5. 降低离婚率

    7年后婚姻自动解除,可以减少离婚成本,且由于到期解除婚姻属于正常流程,不属于离婚,这样一来也能大大降低离婚率;”

    就像我分析第一条好处是说的一样,应该会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毕竟7年太长了,所以效果应该会相当有限。不过我对于作者“能大大降低离婚率”的说法很感兴趣,因为这种降低离婚率显然只是自欺欺人,因为离婚率并没有下降,只不过是“离婚”换了个名字变成了“不复婚”而已。

    “6.孩子可受到更多关爱

    重组家庭后,孩子们可以有多个父母的关怀;”

    灰姑娘和白雪公主应该会主动站出来替我反驳,我就是不多说什么了。

    姑且总结一下,有些好处确有道理,但是7年的期限稍嫌太长,而另一些好处则可能只是一厢情愿。

    从这篇长微博的遣词用语,还有一些明显的“想当然”和“自欺欺人”的观点,让我的感觉这篇长微博的作者的目的应该是讽刺,是抱着开玩笑的心态写下这些文字的。所以我在这里分析了这么多,其实也大部分都是浪费时间而已。

    用某些植物油油炸(炒)食物可能并不如我们想象中那么健康

    原文标题:《DMU research on ‘healthiest’ cooking oils revealed on BBC’s Trust Me, I’m a Doctor

    译文如下

    英国De Montfort University(DMU)列斯特分校的专家们的研究表明,用植物油油炸(炒)食物可能并不如我们大多数人所想的那么健康。

    在2015年7月29日星期三的节目《Trust Me I’m A Doctor》中,BBC请DMU的生物分析化学化学病理学教授Martin Grootveld帮助他们进行一项关于“最健康”的烹饪油的调查。

    自愿者们从节目组那里获得了包括向日葵油、植物油、玉米油、冷榨菜子油、橄榄油、牛油、鹅脂和猪油在内的食用油,并被要求在日常烹饪中使用它们。自愿者还必须在用餐后收集剩余的残油,并将它们送往DMU的实验室进行化验。

    当脂肪和油脂遇热后,它们的分子结构会发生变化,进而产生被称为醛类的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可能导致心脏病和癌症。

    Grootveld教授的团队发现,向日葵油玉米油所产生的醛类物质等级比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数值高出20倍。橄榄油、菜籽油、牛油和鹅脂所产生的醛类物质要少得多。

    不仅如此,Grootveld教授的团队还在这些残油样品中,确认了两种迄今为止尚未被发现的醛类物质。

    他说:“只要不加热(炸、炒、煮等),向日葵油和玉米油并没有什么不好。这都是很简单的化学知识——某些物质本来对人类来说是健康的,但是却可能在标准烹饪温度下转化为另一些非常不健康的物质。”

    他推荐在炸煮食物时使用橄榄油:“一方面,是因为橄榄油会产生较少的有毒物质;另一方面,它产生的物质对人体的威胁也比较轻微。”

    译者评论

    首先,本文(或者说Grootveld教授的研究结果)的原意只是提出日葵油和玉米油在加热的条件下可能对人体产生不良印象,因此应该谨慎使用这些食用油进行烹饪,并非如某些标题党所表述的那样“植物油”全体都有害

    其次,醛类物质的超标等级也仅仅是“20倍”,而非某些报道中所称的“100到200倍”。

    真以为日本“正常化”还很遥远吗?

    2015年9月19日,日本国会参议院通过了新《安保法案》。虽然从形式上和平宪法并没有被推翻,但是日本动用武力的条件被大幅放宽,甚至有人分析认为日本已经在事实上获得了“发动战争的权利”,向着“所谓的正常国家”的方向又迈进了一步。

    一直以来,只要把“日本”和“正常国家”这两个词放在一起说,就一定会在华语圈招致反感和谩骂,就好像这件事和“乱伦”一样的大逆不道,即使只是从嘴里说出也足够令人身染污秽了。这倒是不难理解,就算在声称“天赋人权”和“人人平等”的西方社会,大部分人也还是不会把有重罪前科的人当做普通人来看待。日本在二战中犯下的罪行还不算太遥远,被人“歧视”也只能说是咎由自取。

    然而,冷静地考虑一下,这种思考不但在道义上未必站得住脚,对中国本身也绝非有益。

    作为二战的“战败国”,日本被“剥夺”了一些权利,其中就包括了“发动战争的权利”。这个无可厚非。要是一个人抢劫伤人,他会被关进监狱,剥夺自由;国家犯下战争罪行自然也应该受到一定程度的惩罚,以作警示——有人认为这些惩罚是为了防止再犯,这个太天真了点,看看凡尔赛体系下的德国就明白了。

    对于刑罚来说,总有一定的期限。因为人的寿命有限,所以才会有“无期徒刑”的存在,因为“无期”实际上也存在期限(到生命终止)。但是国家没有寿命的限制,你不可能让它永远顶着一个“战败国”的帽子,当一辈子“国下国”。当年确实曾经有过直接判日本“死刑”(美苏英中,分区占领)的提案,如果能实现的话,现在也可以省去很多麻烦;不过毕竟最后成了泡影,如今再来抱怨也是枉然。

    作为受害者,觉得加害者受到的处罚过轻也是人之常情,所以我们并不觉得七十年是很长的时间,不觉得日本受到的惩罚已经足够。可是仔细想想,七十年已经足够一代人从生到死了,纵观人类历史,哪有一个国家在没有被占领或者支配的情况下,把“战败国”的地位维持七十年的?事实上,参加过二战的日本人如今已经所剩无几,顶着“战败国”的帽子的是那些人的子孙。古语云,“罪不及妻子”,随着时间的流逝,阻止日本重新取得“正常国家地位”会变得越来越站不住脚。

    当然,我们自己是不承认自己“狭隘”的,我们会拿出“日本尚未道歉”或者“日本军国主义未灭”作为理由,让自己看起来好像依然站在道德制高点上。但是,这些说法其实都不能说站得住脚:

    一、“日本尚未道歉”

    一提这件事,我们很自然地就会拿出德国二战后的表现来说事。可是实话说,指望日本事到如今真的站出来(甚至跪下)道歉的人,在中国应该不会有很多吧?而且,就算安倍晋三真的肯公开表示为二战的罪行道歉,不管你们怎么想,反正我是不可能相信他是真心诚意的。

    说日本“没有道歉”,其实大部分时候是指他们至今还否认一些二战的罪行,像是南京大屠杀、慰安妇等等。这个倒是可以拿来说一说,骂骂日本让自己爽一下,还是很有道理的。只不过,这和日本可能会发动新的战争之间的因果关系,显得有点过于遥远了。

    哪个国家会喜欢在教科书里面揭自己的短呢?美国吗?英国吗?俄罗斯吗?还是中国?只不过日本的历史问题太多太恶劣了,所以周边国家都盯着它看而已。想要避讳也是人之常情,这方面其实倒不用过于担心。

    真正能阻止战争的不可能是“羞耻心”,而应该是“恐惧心”。应该让日本人记住二战给他们的国家带来的破坏,记住战后日本人民所承受的痛苦,这才是真正促使他们引以为戒、反对战争的方法,而不是刻意去勾起他们对父祖所作所为的愧疚。

    而且,真的有办法让如今的日本国民对二战的往事感到愧疚吗?要是谁真的这么想,我也只能笑笑而已。

    现今的日本,就连社会的中坚层都是战后出生的,他们没有亲见父祖在战场上犯下的罪行,却饱尝了战败带来的苦难。这样的一些人,也许会对战争感到忧虑恐惧,可是你真想让他们为自己见都没见到过的战争忏悔,未免就有点异想天开了。

    如果二战日本获胜,他们现在或许还会站在胜利者的立场上表示出一点(虚伪的)愧疚,就像那些从父辈手里继承了靠巧取豪夺积攒下来的财富的富二代,(象征性地)向慈善组织捐点钱,表达自己“为父祖恕罪的诚意”。然而万幸日本是战败国,我们不用看到他们这些伪善的表演,可是指望同样经历了苦难(尽管是咎由自取)的日本人现在来为战争忏悔,简直是白日做梦。

    可是因为日本的确一直在试图否认罪行,所以对它的指责就显得很有道理。只不过,这就和站在河边朝着对岸谩骂一样,除了发泄一下自己的情绪之外,于现实不会有丝毫补益。

    二、“日本军国主义未灭”

    虽然我对日本并没有太深刻的了解,但想当然耳这大概是事实。只不过,究竟军国主义思想渗透的程度有多深,扩散的范围有多广,那就不得而知了,而且我相信大部分(像我一样)在网上大放厥词的人其实也不知道。如果我们相信“七成日本国民反对新安保法案”的说法,那其实情况并没有那么糟糕。

    事实上,极端主义在哪个国家都存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美国、俄罗斯等国在二战后就出现了新纳粹主义。就说中国,现在网络上“必有一战,不妨一战”的思想有着很大的市场,从几年前开始网络小说里面就有很多灭美屠日的情节,说得难听点不就是“军国主义”吗?我们之所以对日本念念不忘,只是因为它有发动战争的前科,所以让人倍感担忧而已。可如果你自己的国民都在推崇战争解决问题,梦想着凭武力征服别国,那你再去指责邻国“可能”有军国主义倾向,这在道义上其实就很难说得过去了。

    关键问题是,把“日本如今依然军国主义思想泛滥”作为论据,想要证明就非常困难,能不能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和支持更是未知之数。民进党虽然一直在推进自卫队“国防军化”,但是很难证明他们是打算止步于“正常国家”地位,还是会更进一步为军国主义还魂。最重要的是,“典狱长”美国对此无动于衷,欧洲也以隔岸观火居多。

    要只是想自我满足一下,在网络上说说倒也无妨,可是对现状能有什么好处,那就很难说了。

    说了这么多,我是不是支持让日本恢复交战权呢?当然不可能,我现在人就住在北京,我干嘛要特意给关系不好的邻居手里塞把枪?怕没人开枪打我吗?我上面所有的论述,都只为了说明一个问题:

    ——日本成为“正常国家”并不像我们想的那么逆天悖理;虽然不是现在,但是日本总有一天会恢复“正常国家”的地位。

    相信这么想的不可能只有我一个,只不过在当前的话语条件下大家都不愿意提这个问题而已。结果让很多人都产生误解,好像日本肯定会永永远远都是个“战败国”,并且以此为据导出了很多匪夷所思的结论。

    然而这是不可能,而且很有可能我们中的大部分人都能在有生之年看到日本的“正常化”。我们有必要以此为前提来思考和行动。

    ——面对必然会发生的事情,我们的选项不外乎三种:促成、拖延,或者观望。

    要我们去促成日本的“正常化”显然是不可能的,至少是对中国没有好处。那我们是不是应该尽力拖延日本如今的“正常化”进程呢?我想答案是肯定的。

    9月19日新安保法案通过之后,虽然我倒不至于担心得睡不着觉,但安全感下降了一截却是不争的事实。现在的日本,就像一个获得了假释的重罪犯,而且还有轻微的精神病史,再让他的手里多出一把上了膛的枪,实在没法让人往好处想。更何况,日本现在所处的状况也令人担忧。

    日本经济已经连续二十几年处于停滞,好在它底子硬,还不至于落到一穷二白的地步。不过,这样的日本也有点像是一个二十多年没有加过薪、升过职的白领,虽然衣食无忧,但还是架不住压力越来越大。对于一个有精神病史的人来说,这样的压力很难不让人担心,说不定哪天他就崩溃了,然后干出什么不可理喻的事情来。

    安倍政府的做法似乎也暗示了某种可怕的倾向。安倍经济学的三支箭射出了两支半,但是经济没见到有什么好转的迹象,反而换来了新安保法案的通过。这两件事加在一起来看,真是让人毛骨悚然。要知道,二战前德国也是经历了经济衰退、凯恩斯主义、军工发展到对外扩张的过程。

    Gross national product and GNP deflator, year on year change in %, 1926 to 1939,in Germany

    图1:德国1926年到1939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和GNP缩减指数

    1933年,纳粹党上台,延续上一届政府的凯恩斯主义政策,通过公共工程来消灭失业,其中极其重要的一项就是扩军和发展军事工业。初期虽然得到了很好的效果,失业率大幅下降,国民生产总值飞速增长,但是这样的发展过程不可持续,军备扩充总有到头的时候,所以最后德国只能走上军事扩张的道路。

    如今的安倍政府也同样试图依靠凯恩斯主义来提振经济,结果效果平平,于是就和希特勒一样将目光转向了军队。而且二战后日本在军事方面受到的限制和一战后德国受到的限制非常相似(限制军队数量和装备水平),如果日本像德国一样扩军的话,应该也可以取得希特勒执政后一样的经济复苏,但是也同样只能维持一时,最后的结果令人担忧……不得不说一句,二战后东亚处理日本的水平就和一战后欧洲处理德国的水平如出一辙,而且我们都很清楚《凡尔赛条约》最后换来了怎样的结果。

    目前新安保法案还没有明确包括扩军的内容,但是因为自卫队的活动限制放宽,自然会进行更多的军事行动,继而产生扩军的必要——安倍政府是否在下这样一盘棋,虽未可知,但已足当警惕了。我们当然不希望看到日本也去走德国的老路,所以不管道义上说不说得过去,中国都应该阻止日本的军事政策在现在这个时间点上发生任何大的变动,至少在安倍政府还在的时候。

    然而现今的中国多少有点骑虎难下的意味。在东海的军事对峙暂时来看没有缓和的迹象,这无疑是给了日本一个绝佳的扩军理由。但是中国又不能在钓鱼岛的事情上面服软,否则在南海的立场将会再次变得动摇。不管怎么看,如今最好的情况都是维持现状。

    显然没有人认为中国应该和日本展开全面战争,就算是那些天天放狠话觉得“必有一战,不妨一战”的人也不可能这么想,所谓“一战”大凡是指局部海战。可是,如果在钓鱼岛周边真的开战,就算我们能获胜夺取岛礁,可是却一定会让日本的扩军在国际上得到更多的支持,尤其是来自美国的支持。两相权衡,实在不知道究竟是福是祸。日本偷袭珍珠港的确是成功了,但是就给日本带来了好处吗?

    同时,中国很需要“朋友”。我们周边的大国(日本、印度、韩国)和我们都有不小的利益冲突,关系基本都不怎么好。但是考虑到日本在地区的军事政治地位将越来越重要,中国实在太需要有分量的朋友了。不管“爱国青年”们怎么分析我国的军事实力,觉得我们足够牛可以跟所有的邻国叫板,在强邻环峙的情况下孤立自己绝非明智之举。我想这可能是中俄两国靠得很近的一个原因。

    之前俄罗斯因为油价下跌而经济受挫的时候,中国提供了一些帮助,立刻就有人跳起来说海参崴如何如何,库页岛如何如何,外蒙古如何如何……的确,我们跟俄罗斯之间的仇大了去了,甚至有可能不比我们跟日本的仇小。可要是说,和我们有仇的国家我们都不应该和他们和解的话,那中国周边就没朋友了。就算撇开“摒弃前嫌,和平共处”这样的道德教化不提,目前将注意力集中在东欧和中东,在东亚和我们没有利益冲突的俄罗斯,也应该是我们“统战”而不是对抗的对象。

    中国应该争取更多的朋友,甚至是和我们之间存在仇恨和冲突的国家……包括日本。考虑到日本的实力和它早晚会在东亚获得和实力相称的影响力的事实,我们绝不希望和日本一直相互仇视下去。

    诚然,大概在我的有生之年,是不可能看到中日两国像法国和德国那样完全摒弃前嫌了,我们注定有一天会面对一个强大又不那么友善的邻居。可至少我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年轻人,不要再为了逞一时口舌之快而肆意煽动仇恨了,这对你们口口声声“热爱”的祖国,绝不是一件有益的事情。

    笨蛋老了也还是笨蛋

    “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都多”,常常听到类似的话从长辈的口中说出,尤其是在他们觉得晚辈不太“听话”的时候。不过我一直就很纳闷,这句话除了说明你很容易得高血压之外,好像什么也代表不了吧?笨蛋老了也只是变成老笨蛋而已,见多识广就能成为智者的人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多。

    年纪仿佛是一种奖章,任何人在面对晚辈尤其是自己的儿女的时候总是会抱有一种不可理喻的优越感,动不动就想指手画脚一番。可事实上,大部分人的才智都属平庸一类,连自己都顾不过来,凭什么就觉得能为别人“指明前进的方向”?在你自己的眼里都不觉得自己是成功的,又凭什么觉得能为别人出谋划策?

    “那里的门是窄的,找到的人也少”,大多数人都只能撞墙。要是一个人走进了门,然后回过头来告诉你跟着他走,那还算是靠谱的;要是一个人撞了墙,马上指着一个他没有撞过的地方告诉你“那里是门”……不不不,那里极有可能也还是墙。

    更可怕的是,大部分人其实从来就没有试着努力过,连墙在哪里都还没有摸到,光靠道听途说的所谓“成功之道”,居然就敢理直气壮地拿来教训晚辈,实在令人难以理解。

    当然,有人要说了,“没吃过猪肉,难道还没有见过猪跑吗”……说实话,如果你光看看“猪跑”就能知道猪肉是什么味道的话,那你盯着我看的时候我会非常紧张……

    老而不死谓之贼

    “老人摔倒要不要扶”,这个话题最近几年简直长盛不衰。每当你以为它已经淡出人们视野的时候,总是又会冒出一些事情把这片沉渣搅动起来,或者某某好心扶老人被讹诈了,或者老人摔倒没人扶去世了,如此种种。

    每当这个话题被提起,舆论反正就是两边倒:一边是稍微有点公众影响力的人物们痛心疾首,几乎众口一词地谴责“社会道德沉沦”、“社会信任缺失”,呼吁法制的完善,呼吁重建信任基础;而另一边则是“犬儒主义者”的自辩,所谓“善意应该是相互的”,所谓“人先得自保才能行善”。

    痛心疾首者固然占据着道德的制高点,可“犬儒主义者”也尽可以抬出数不清的案例来为自己脱罪。诚然,当一个人把别人的生命和金钱进行比较的时候,他的人品就足可以受到质疑了。然而,谁也没有权利鼓励所有人都去做舍“生”取义的壮士——这里的“生”代表生活。

    人固自私,先令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再去关心他人,这才是人之常情。可是,要是大家都这么干,那就有点像囚徒困境了——大家都活得提心吊胆,因为万一遇到意外,基本不可能指望获得别人的援助。

    哈哈,如果用经济学方法来分析这个问题的收益和风险,似乎还挺有意思的……

    其实,以上都是废话。我就没觉得这个问题有那么严重。

    每当有事发生,大家立刻就开始哀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仿佛世界末日说来就来一样。然而,其实大部分人都没有那么极端,就算不会主动去搀扶帮助,可掏出手机打个110、120之类还是会做的。这个社会的确缺乏信任,但大部分人其实还没有冷漠到见死不救的地步。

    而且,人固有一死,比起年老体衰死于意外,更恐怖离奇骇人听闻的死法多了去了,何必一惊一乍的。更何况,子曰“老而不死谓之贼”……

    活着并非不堪,只不过死亡更简单

    今天突然看到有一则新闻热了,似乎是两个互不相识的90后男女相约了结生命。说实话,刚刚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我一点感触都没有,只觉得大概是一则奇闻异事。没想到,居然有那么多人对这两个人的选择表示不理解,这倒是让我惊讶不已。

    ——活着也许并非不堪,可是还有心跳和呼吸并不算真正的活着。

    活着就只是“生存”这么简单吗?怎么可能,如果真是如此的话,这世上就不会有一个词叫做“生不如死”了。活着所需要的东西远比心跳和呼吸要多得多,尊严、快乐、希望,失去了这其中的哪怕一样,都可能让人从此不再有活着的实感。

    人总要为了某件事而活着,否则就只是“会动的尸体”。“行尸走肉”和真正的尸体之间到底有多大的区别呢?对外人来说或许这就是全部的区别,而对于他自己,却可能根本就只是一回事罢了。

    动物活着的意义就是繁衍后代,可惜我们自从有了自我意识之后,就已经无法再这么单纯了。“幸福”是大多数人活着的意义,它并不只是活着的一种状态,它其实更是活着的必要条件。如果一旦觉得自己已经不可能将快乐和幸福拥入怀中,我们真的会感到生不如死。

    “死之前为什么不想想父母亲人呢?太不负责任了!”好多人喜欢发表这样的感慨,可我每次听到这样的话都会感到背脊发凉。为了“责任”为了“大义”而忍受痛苦活着的人是可敬的,然而大多数人都做不到。杀死父母然后自杀的儿女,还有选择和年轻的子女共赴黄泉的父母,他们何尝不是想到了对亲人的“责任”呢?可我却多希望他们不要这么“负责任”啊……别再说这样的话了,千万别再说这样的话了。

    ——大道理说说是很简单,可是死亡比那更简单。

    “世上没有迈步过去的坎”,这是大多数人劝说厌世者时常说的话。我们好像总是在说,“只要坚持就会胜利”、“只要努力就能成功”、“只要忍耐事情总会过去”……

    这些活乍听之下似乎很有道理,可如果你细细品味的话马上就会发现,这些话其实全部都是谎言,而且说话的人也不过只是想要推卸责任罢了。

    “只要坚持就会胜利”吗?胡说八道。且不说前进的方向是否正确,就算真的选择了正确的路,人也不过只能活几十年而已。也许有人能够纯粹地享受这种追逐梦想的过程而无关结果,可是……大部分人是做不到的。

    “只要忍耐事情就会过去”吗?弥天大谎。所有家庭暴力的受害者一开始都是这么想的,然而……什么都不做,就什么也不会改变。

    “只要努力就能成功”吗?一派胡言。且不说每个人起点都不尽相同,身处的环境更是千差万别,要填补这些差距需要花费的时间可能比一个人的寿命更长得多。如果有谁能从出生开始就贯彻这句话,那或许的确可以保证能有一番作为。可惜,没有人能够这么做,我们总是从人生的某个中间点开始思考这样的问题,而从那时开始努力也许根本就为时已晚。

    “才十来岁二十几岁的人不是很年轻吗?现在开始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还来得及。”说的一点没错,可大部分年轻人其实根本不知道自己力有几何,而能及之处又在哪里。他们一开始或许会尝试去实践,摸着石头过河,这样难免会遭遇挫折。本来就对自己不抱什么希望的人,遇到挫折更只会一味怀疑自己,结果将自己的人生都否定掉。

    想要让年轻人拥有活下去的力量,光是居高临下说些大道理是远远不够的。

    可我们就喜欢这么干,而且还把几句本来真实性就存疑的名言烂记于心,以为是万能的灵药。因为这样更简单,比起去努力了解对方,理解对方的想法和感受,这样做轻松、方便、简单……

    哈哈,其实还有一件事还要简单一些,那就是“死”。“千古艰难惟一死”,这是说那些对活着有所希望的人,而那些对现状和未来都感到绝望的人,“死”可是最简单的选项。

    要打破现状,要逃离痛苦,要取得成功,都需要付出努力,而这种努力却未必就会得到回报。从现在开始努力还需要多久才能有所改变呢?一年?两年?还是十年,二十年?话说回来,真的能改变吗?难道不会到头来一事无成吗?不知道,不明白,还不如死了算了。

    所有我们常常想起而且脱口便出的大道理,面对这样的想法是根本没有用处的。想让他们觉得活下去更好,就要让他们知道,其实他们身边已经有了值得为之而活的东西——不是用嘴去说,而是用行动让他们感受到温暖。

    如果你真的关心年轻人的死活,那就不要在用大道理来推卸责任了;而如果你和我一样,觉得他们是死是活都无关紧要,那……也就……无所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