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评论

    今日最热

    No top posts yet

    没有伟大的追求,何来伟大的艺术

    前两天,有个朋友分享了一段视频。类似于脱口秀。在视频里,一个看起来和我差不多大的小伙子对中华文化在中国的没落和在日本的发展发表了一通议论。他说的是对抑或是错,我不想评论。老实说,我们都不了解日本,道听途说的东西我也不想在这儿胡说八道。不过他提出的这个问题,倒是让我感触良多。

    我也不想提近代史之前的事情了……我们的灿烂古文化。中国人总有种习惯思维,总喜欢说原来我们多么多么先进,多么多么繁荣,真是“万国来朝”,所有的周边国家都向我们学习。的确不错,这些都是事实。

    不过这些说明不了什么,对现实没有任何补益,除非你觉得有不少古玩玉器可以卖给外国人也算是好处之一的话。而且不要忘了,我们是抛弃了那些束缚我们的“伟大遗产”才走到今天的,而且至少现实证明那并没有什么错;不要忘了,今天中国人能够吃饱饭,不是因为我们最早发明了铁器,而是因为一个叫做袁隆平的现代人。更何况,那些都不是我们做出来的,那些做出了伟大成就的人们都早已卖在了黄土之下。说实话,他们和我们并不比我们和日本人、朝鲜人更亲近,拿着他们的成就沾沾自喜,和拿着父母赚的钱飙车的富二代有什么区别?

    今时今日,我们已经产生不了伟大的艺术。

    在视频里,那个小伙子提到了电影和漫画,其实应该还包括轻小说(一类表现手法通俗的商业文学作品)。很有意思的是,他所提到的都是商业媒体,然后发现这些本来就先天性带着铜臭的领域,我们依然不如别人。

    […]

    谣言、辟谣和言论自由

    微博,很多人已经把它当成了谣言的舞台。为了制止谣言,“辟谣联盟”应运而生,然而事实上,正如大部分人预料的一样,他们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狼来了,狼来了!”我想,他们有时候一定非常想如此怨愤地大叫几声。

    事情就是这样,谣言是很难控制的,只要你还让它有散播的渠道……不,应该说谣言是无法控制的,就算你二十四小时盯着滚动的信息看,见到不喜欢的就删,也无济于事。语言的威力不只在于它传递着信息,而且更重要的,往往当耳膜震动的时候,心也同时在震动着——只要是语言,只要被听见过,被看见过,就一定会在人的心里留下痕迹。我们其实非常狡猾,当我们在散播一段流言时,我们往往会说“我听见有人说”……只要听过,那么不管事实是否存在,这段话的存在就是无法抹去的,它会慢慢流传,最终积蓄起比事实更强大的力量——只要它足够耸人听闻。

    为了应对流言(或者说谣言),不少“砖家”“靴者”提出很多有意思的建议,比如说“微博具有一定的自我净化功能”、“应当强化政府及主流媒体在微博上的话语权”、“谣言止于智者,网民尤其是经过微博认证的名人,要加强自律,不信谣,不传谣;鼓励、支持网民自发的辟谣组织如‘辟谣联盟’,通过网民自发纠错,自发辟谣;建议有关政府部门加强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应当跟进。同时加强执法,对别有用心的谣言制造者形成心理威慑;微博的运营机构应该加强管理,建立网络信用体系。”,再比如“在必要的监管之外,我们呼吁微博使用者恪守真实诚信的道德底线……在现实生活的有限交往中,我们都要求彼此诚信,何况是在理论上可以无限传播的网络交流中呢?”。

    其实大体上,他们说的都是同一件事,而且差不多都是一帮头脑不好的家伙在胡说八道。

    言论自由是有底线的,这个不但是我,我想大部分人都会承认。鼓吹暴力和犯罪的言论,不管法律是否有针对其的规定,也不会有人认可其正当性。这是事实。侵犯个人隐私,随意散播关于个人的蜚短流长也是令人不齿的行为。言论自由不表示什么话都能说,只是说一个人不应该单纯因为说话而获罪——在他的言论的确伤害到了无辜者时,至少这种行为本身是可耻的。

    […]

    世界的恶意

    对每一个个体而言,世界既不是公正的审判者,更不是慈爱的母亲。对每一个生活在这个世界中的人类来说,世界无时无刻不充满着恶意,露骨的,令人战栗的恶意。这种恶意来自两种截然不同,甚或说是相互对立的力量,我在这里借助“月世界”的两个概念给他们命名,当然你对“月世界”没有任何了解也无妨。

    其一,“盖亚”,地球的恶意。说得简单一点,即是自然灾害。其实准确地说,称其为恶意似乎稍显牵强,因为事实上地球是没有感情的,自然灾害准确地说都不过是自然现象,人类在或不在并没有什么关系。然而,面对“温室效应”、“沙尘暴”等等“天灾”的时候,我们往往会使用一个词——“地球的报复”。

    如此说来,多少有了一点“恶意”的感觉了吧。然而说到头,这些不过都是自作自受。勒紧我们脖子的不是别人,是我们自己。

    其二,“阿赖耶识”,人类社会的恶意。人类没有健壮的肢体,没有尖利的爪牙,是社会集合了弱小个体的力量,令人类在弱肉强食的世界中得以存在。然而同时,正是因为社会的存在,微小的恶意常常也得以聚集和增长,最后向无辜者亮出毒牙。这些恶意大部分都源自人类的原罪:“傲慢”、“懒惰”、“怯懦”和“自私”。

    有多少“熟练”司机曾经酒后驾车,还会满不在乎地说“我闭着眼睛也能开车”?又有多少生命连“杀死”自己的人是谁,甚至连自己为何而死都不知道,就消失在了飞驰的车轮之下?当然,这些恶意是微小的,没有一个司机是有意去夺取一条素不相识的生命。但是不能否认的是,他们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漠视,已经构成了一种“恶意”。

    […]

    也谈“复旦登山”事件

    背景我就不说了,反正到处都能看得到。别的我也懒得提,多说无益。

    救援过程中死了一个警察,于是有人说“警察救人是应该的,死是因为无能”。

    警察的职责是维护社会秩序,不管是救人,还是杀人亦或是死,都不是警察的本分。总有些上面的人胡说八道,好像警察就该无所不能,也难怪让人误解。就算是军人,杀人和死就写在他们工作手册的第一页上,那也是在战争时期;同样的,救灾之类的事情也不是军人的本分,所以为此而死的军人也不能说应该。

    话说,这个警察之所以会死,的确是因为他“无能”。那么,这样“无能”的他为什么会参加救援。这个世界上是有所谓极限的,不是单凭一腔热血就能让人人都变成超人,也不是只要勇敢无畏就能参加救难这种活动的。救难是非常专业的领域,不是任何人说去做就能去做的,到时候不是碍手碍脚,就是救难的人自己遇难!

    黄山既然常常有人遇险,为什么没有专业的救难队?明明就是没有专业知识的人,也没有专门工具,更没有完善的计划,是谁让这些警察去以身涉险的?

    […]

    S60中使用CS结构实现事件(消息)驱动的简单方法

    C/S结构的进程间通信机制可谓Symbian平台的一大特色,使用此结构相应的一系列API可以方便地实现安全的进程间通信。很多时候,Client和Server的互动需要使用事件(消息)驱动的方式来进行,事实上,很多系统Server如Message Server等都提供此类的功能。在自己编写的程序中如何实现这种功能的问题困扰了我一段时间,因为本身支持C/S结构的API(RSessionBase等)并不支持这样的工作方式(还是实际上支持而我不知道?当然我也不敢自认专家),最后我采用了一种自创(不一定新颖)的方法来实现了这个功能。

    一、定义一个接口类如MObserver,使其包含事件相应的处理函数的定义,如 class MObserver […]

    TinyOS学习简记

    因为项目要使用,我学了一些TinyOS的编程,现在看来还算可以用,所以就将我一路上遇到的问题和我解决问题方法记下,权当备忘。如果对你有用的话,我会非常高兴。

    1、TinyOS开发环境配置

    老实说,TinyOS的环境配置方法网上有不少,比较权威的是www.tinyos.net上的详细讲解,非常详细,特别是对Ubuntu的用户而言入门简单。

    然而,事情并非全如网站上所言,即使依照网站上的配置方法,我也遇到了不少问题。当然,并不一定每个人都会遇到同样的问题,而且很可能大部分人都不会遇到这些问题。

    其中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正是伴随着方便的Ubuntu配置而来的。

    […]